本 期 要 目
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
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思考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
高职教育的发展愿景、生态理念和实现路径
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点
新时代新高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本期收集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任占营副处长近三年来关于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优质校建设、诊改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部分文章和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即体现了高层的管理要求,又体现了学者的理论思考,期望对我校“三大攻坚战”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主 办:304am永利集团高职教育研究所 联系电话:0712-2867979(7979)
本期编辑:孔新舟 电子邮箱:626768555@qq.com
印发时间:2018年10月25日 印发份数:共印50份
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任占营)
导读:本文从构建多主体的治理体系、创新专业融合集群模式、探索质量建设多维推进路径、打造职教开放多元格局等四个方面,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政府—市场—院校三元协同的新型关系建立、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的专业群建设、质量要素全面改革与质量保证共治机制建设、国际化内容框架重构等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路径建议。
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高职院校发展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从关注规模扩张转向强化内涵建设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强化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主线,以提供公平有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核心目标,探索形成与政府、市场的新型关系,强化专业群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教学科技服务质量建设范式,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
一、多主体的治理体系:探索政府、院校和市场新型关系
“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多主体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速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主体治理体系,必须强化政府统筹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院校办学自主权,理顺和明确政府、院校、市场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权责利,探索三方协同的新型关系。
(一)明确并落实政府的推动作用
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宏观调控有度”职责,着眼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度、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做好保基本、促公平的分内事,着力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基本制度和政策环境。如各级政府应继续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并逐年提高实际拨款水平;完善地方财税、土地、金融优惠、教职工编制核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兼职教师聘任等制度;制订和执行专科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本科高校建设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等;强化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注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新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在异地设立分校和院校升格),逐年压缩本科高等院校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二)推进并激活市场的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是与市场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市场要素与教育要素的深度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企业需求为指引提供技术服务,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职业教育应引入市场机制,按经济规律办事,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健全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为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预留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或二级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拓展其发展空间;对于师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发明创造等成果,与企业合作转化的,可按照法律规定在企业作价入股;鼓励民间资本与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合作等。
(三)巩固并提升院校的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要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自信,履行内涵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章程建设为抓手,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面向市场履行法人主体职责,依法治校,自主办学,不断提高理性选择和决策能力,激发办学活力。高职院校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用好专业设置机制、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设立由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发挥好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完善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分配机制。
二、专业融合集群模式:主动适应需求变化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办学职能需求都发生了转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探索生产、教学、研发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和功能耦合,以专业群建设为突破点和着力点,抓好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要从市场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入手,变革教育资源组织方式,创新产学研协同模式,尊重办学积淀、立足服务面向、对接产业结构,确定合理的专业群构建原则和方式,厘清群内专业间的关系,明确管理运行方式和评价机制。
(一)定位关系:明确专业群的构建逻辑
明确专业群建构逻辑就是要确定组建哪些专业群,并理顺群内专业结构关系。高职院校须重点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的契合度,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是“多对一”的方式对接产业,确定专业群组建方向;高职院校既要充分考虑群内各专业的共同行业背景、服务领域、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确保专业群在教学组织实施上的相对稳定性、普适性和通用性,又要考虑群内各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和培养目标,确保专业群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时的相对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还要能够促进群内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以核心专业为基础构建专业群、基于专业大类构建专业群、依托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SWOT分析,构建专业群或以其他方式构建专业群。
(二)优化资源:确定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
组建专业群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群内各专业资源不足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训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其中,核心是课程资源。群内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是立足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和专业课程体系需求,从专业群的共享平台中获取优质课程资源的过程。与单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相比,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必须妥当处理整体和局部、共性和个性、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深入研究专业群课程组合的范围、类别和方式,分析专业群内课程教学内容的共性和个性,以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上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同时,可借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三)凸显灵活: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专业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人、财、物的统筹,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实施好、组织好、衔接好专业群主要建设内容,突出“群”字特征,实现“1+1>2”的目标,形成集群优势,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组织形式。同时,存在于专业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固有模式也是资源共享的一种障碍,拖慢了专业群对外界的反应速度。要增强专业群的灵活性,首先应将专业群作为基层组织,具有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集成功能,并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其次要打破现有层级管理框架,构建矩阵式管理、事业部制等弹性较大的组织形式,对接企业的管理,增强高职院校组织灵活性,体现发展差异化特征。
(四)成效表征:形成导向清晰的评价机制
从关注单个专业建设转向关注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变革教育组织方式的自我革命,因此,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必要明确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表征,形成导向清晰的评价机制。一是体现产业适应性。产业适应性是专业群建设在宏观层面的成效表征,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根本体现,需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以及构建方式的适应性。二是体现灵活开放性。灵活开放性是专业群建设在中观层面的成效表征,是专业群组建逻辑和结构的内涵特征。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瞬息万变和交叉融合势必引发现有专业的解构和重构,这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要求专业群在结构和机制上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形成与产业变化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三是体现集成协同性。集成协同性是专业群建设在微观层面的成效表征,是专业群建设内容和目标的内在动因。资源共享的高度、深度、广度与共享机制是评价专业群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由此带来的教育基层组织的变革可能完全改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生态。
三、质量建设多维推进:关键要素寻求变革
质量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深入开展“课堂革命”、创新双师培养机制、推进教学与科技服务质量建设、构建内外共治质量保证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质量的关键内容。
(一)深入开展“课堂革命”,强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深入开展高职“课堂革命”,需要强化课堂阵地意识,树立职业教育大课堂理念、优化课程供给、改
革教学方法、提升信息化水平。“课堂革命”是一场心灵革命,是一场内容、方法和技术的革命,是一场服务与管理的革命。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教,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校企联合开展课程建设,及时将新技术、新模式、新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改革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供给;高度重视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加快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拓展教与学的时间空间;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信息素养;合理采用虚拟现实、虚拟仿真等手段,有效破解“看不见、进不去、动不了、难再现”的实践教学难题;加强教学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实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创新“双师”培养机制,强化专业教学团队的“职业性”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渐进性的内在特征,需要教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因此,师资队伍是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的关键。要探索建立教师准入标准,专业教师除了学历要求外,还应明确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要求。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优化培训方式,为教师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支持。突破传统教研室管理模式,结合专业群建设鼓励教师紧跟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前沿,灵活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聚焦发展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主导的教师,每名教师都有擅长的方向,从而形成错位发展、各有所长、能力互补、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探索“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培养模式,校企协商在学校设立“双师教学岗”,对应在企业设立“双师生产岗”,建立岗位互通机制,通过校企互派互聘,促进专兼教师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实现“双师双能”。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推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强化技术研发和教学转化
高职院校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就是以提升能力为基础,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共建共享为路径,建立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机制。第一,要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高职院校应高举科技研发大旗,将科研重点放在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咨询等方面,重点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技术反求、技术转移、技术改良、技术革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第二,要用技术研发反哺教育教学,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高职院校不能仅仅满足于跟跑行业企业发展,仅将现行的生产流程、工艺、设备复制到教学中,而应当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走进生产一线,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使高职院校逐步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伴跑者”,甚至是“领跑者”,以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改变校企合作“一头热”的局面,更有利于企业生产实际案例转化课程教学资源,使学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四)建立多元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质量共治新格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与生存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高职院校如何实现院校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新格局,推动高职院校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第一,构建内部质量自治体系。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为依托,引导高职院校提高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契合度,加速改造传统专业,大力扶持新兴专业,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入口;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基础,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的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过程;以对用人单位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和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依托,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开展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工作诊断改进试点,倒逼高职院校相应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出口。第二,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是建立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公众信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应从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足度这两个维度,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政府履责、服务地方、国际影响等方面,向社会做出质量承诺,体现学校对提供教育服务水平的承诺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的决心和信心,并接受社会、行业企业、学生及家长等社会各方的监督。同时逐步提高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读性。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与反思,从数据背后深挖存在的问题。第三,完善政府监管制度。以《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为依据,建立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注重发挥行业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企业、用人单位等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推动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四、职教开放的多元格局: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质量和产业支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沿线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也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高职院校要融入世界职教话语体系,必须进一步梳理高职教育“中国经验”,构建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形成高职教育“中国方案”,奏响“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的国际化办学三部曲,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国职教品牌。
(一)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
“引进来”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传统形式。新时期,高职院校“引进来”应坚持优质与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标准、数字化教育资源等,通过转化使其成为“为我所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提升合作的层次、水平和内涵;选择专业相近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为师生的国际化素质的培养以及跨国升学就业等提供便利,促成中外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二)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
“走出去”正在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应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沿线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和合作,助力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和培养模式优势,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境)外合作办学,探索学历学位互认机制,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符合中国企业用人标准的本土化人才。
(三)国际影响力“再提升”
“再提升”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新时期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要服务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高职院校应主动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尤其是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政策;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打造职教教育的中国品牌,逐步扩大境外学生来华学习的规模,并建立质量保证机制。通过以上路径的探索,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强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市场—院校三元协同的新型关系正在取代传统的政府—院校的二元分立结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自主调节和院校主体作用亟须巩固;打破专业界限,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成为新趋势;教学与科技服务质量建设及其质量治理机制依然是核心命题;国际化内容框架与实践路径亟须调整,配合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影响成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总之,新时期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需要继续坚守提升质量的核心目标,贯彻推进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牢牢把握高职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找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在强化内涵建设进程中真正办出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8年19期】
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思考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任占营)
导读:开展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优质职业教育供给、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贡献力的重要基础。本文阐释了开展优质院校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优质院校建设的基本条件、政策设计、内容体系,提出了优质院校建设成效的判断表征,以期为各地、各校推进此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后,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开展优质学校建设”,对进一步集聚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激发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化创新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贡献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建设实践来看,各省优质院校建设内容各有侧重,不尽相同,这其中建设逻辑是否具有共性,是否具有“标准”画像,如何开展建设、建设什么、是否有统一评判标准等已经成为优质院校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亦从注重外延走向注重内涵、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开展优质院校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系列政策,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教育部印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院校”。[1]至此,优质院校建设作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头雁”项目,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各院校落地最快、分量最重的重点项目。
2.助力和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主动作为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契合中高端产业发展需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结构和素质水平,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在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中,勇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主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优质院校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升级的重大改革,通过改革发展与创新引领,构建起适应产业中高端发展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助力和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主动作为。
3.引领和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世界最大,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公平作用日益彰显,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体量大而不强、校企合而不深、质量有待提高、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和产业革命新趋势,通过优质院校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推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革命。
4.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从注重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转轨,升级发展模式。但是,目前这种升级还面临诸多挑战。[2]从发展背景上看,当前高职教育同时面临着“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背景、“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教育需求多样化的生源背景等多重压力;从发展路径上看,校际竞争、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快推进优质院校建设就是要应对这些现实挑战,加速形成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才能有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均衡的高质量发展。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基本条件
《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院校。[3]这明确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基本条件。
第一,办学定位准确。办学定位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服务面向,对办学理念与定位、思路与目标,办学规模与水平进行的制度性安排和设计,是学校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的逻辑起点。所谓“准确”就是优质院校的办学定位基于自身办学传统和资源优势,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凸显优势、特色和个性。
第二,专业特色鲜明。专业特色是指学校在一定办学定位指导下与长期办学实践中,在不断加强传统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对接地方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增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兴特色专业,逐步形成的特有品质。所谓“鲜明”就是优质院校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已产生较好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能够体现高标准、高水平和高质量,进而彰显专业领域的特有优势。
第三,社会服务能力强。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学校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培训和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所谓“强”就是优质院校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以特色专业为依托,确定社会服务方向和服务领域,实现其针对性、有效性和品牌效应。
第四,综合办学水平领先。综合办学水平是对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体制机制、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学生成长成才、科研成果转化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考量。所谓“领先”就是优质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位居本区域、本行业的最前列或绝大多数方面位居前列。
第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是指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的贡献程度。所谓“高”就是优质院校办学定位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创新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六,行业优势突出。行业优势是指学校依托当地行业或产业,充分考虑行业重大关切,打造深层次合作平台,凸显植根行业的先天优势。所谓“突出”就是优质院校与行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频共振,学校聚焦行业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培养“无缝对接”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又为学校发展提供外部环境条件,进而有效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
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设计
优质院校建设也是顺应政府积极转变职能、实行“放管服”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的主体责任,着力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基本制度和政策环境。
1.基本原则:引领发展
“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就是延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引领战线创新发展的成功做法,推动国家(省)示范(骨干)院校将前期改革成果进行全面深化、及时推广,着力固化、[4]整体优化,坚持扶优扶强、鼓励竞争原则。第一,全面深化、及时推广。国家(省)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多采用项目化推进方式,较多集中于当时立项的、占全校专业总数约1/10的重点建设专业上,具有很强的个案性和典型性。优质院校建设就是要将国家(省)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成果,在重点建设专业上进行全面深化,在本校其他专业进行推广,使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广大教师、学生受益。第二,着力固化、整体优化。优质院校建设是要把那些经过证明成熟的、可以推而广之的、确有实际办学成效的理念、标准和机制,按照“经验—制度—文化—行动”等步骤积累沉淀下来,让改革经验上升成管理制度,让管理制度升华为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氛围熏陶下变成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最终形成一种健康有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范式。第三,扶优扶强、鼓励竞争。优质院校建设就是要传承扶优扶强、鼓励竞争的原则,传导滚动发展、不进则退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5]在19个已公布优质院校建设名单的省份中,辽宁、安徽、湖南、黑龙江、江苏、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的1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未能获得省级优质院校立项建设资格。
2.建设机制:地方为主
“鼓励支持地方建设”,明确了优质院校“统一规划、自主承接、先行建设、检查认定”的建设机制。第一,统一规划。按照“坚持顶层设计与支持地方先行先试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院校”,统一制定建设策略和机制,从实设计建设内容,分年度采集并发布绩效数据。第二,自主承接。优质院校建设是由地方根据实际需要自愿提出的自主承接、自主安排。2016年初共有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拟自愿承建328所优质院校,承诺预估投入经费约60亿元。[6]第三,先行建设。根据各地执行情况和绩效统计数据显示,[7]至2017年底,已有31个省份(含兵团)共计投入33.8亿元,先行启动了429所优质院校建设。第四,检查认定。教育部将依据各地承建成效对优质院校做好事中监督管理、事后检查认定工作,待2018年《行动计划》执行期满后,在各地立项建设的优质院校中认定一批国家优质院校。
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容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8]这就明确了优质院校建设的内容和任务,为各地、各院校推动此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由“教”主导“学”,向“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受教育者”个性化需求的必然之举。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改革重中之重。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以“课堂革命”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校企共建打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从标准化向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转变,[9]以教学改革推动“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新范式建构。优质院校依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既要注重学生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养成,还要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
第二,以先进性为要求提升综合办学条件。只重视硬件建设而不重视软件建设,内涵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只重视软件建设而不重视硬件建设,内涵建设就会失去基础。优质院校既应拥有前瞻性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实训(模拟)设备及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还应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品牌文化、高效务实的管理文化、丰富浓郁的产业文化,形成独具校本特色的团队精神、价值追求、制度体系和发展愿景。同时还需完善信息化设施、构建信息化环境,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与评价方式,改进管理方法与手段。
第三,以学校为责任主体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过去一个时期多采用绩效指标以及资源分配相关联的等级评分规则进行建设成效评价,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校间的相互模仿,弱化了多样化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优质院校必须以实现质量自治为目标,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切实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的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通过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环节),通过制度规范、程序支持、文化自觉等,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第四,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为宗旨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单个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产业需求的必然之举,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新形态。专业集群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专业复合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增长点。抓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要从市场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入手,尊重办学积淀、立足服务面向、对接产业结构,厘清群内专业关系,明确管理运行方式和评价机制,画好专业群与产业群(岗位群)的映射图、群内各专业关系的逻辑图、主要建设内容的鱼骨图和建设进程管理的甘特图。
第五,以“双师型”为主题培育卓越教师队伍。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能力决定了一所学校履行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水平。如何培育自己的名师巨匠、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是优质院校亟待破解的难题。优质院校要围绕“双师型”主线,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任与兼职相结合,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和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新理念、新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推动高职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提升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效能。
第六,以服务需求为主导锻造超强社会服务能力。所谓“超强”,就是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现职业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所谓“社会服务”,就是要紧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扎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支撑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精准对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优质院校建设需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逻辑起点,持续扩大影响、赢得支持、汇聚资源,进而实现社会服务能力再提升,才能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七,以内涵特色为名片打造市场辨识度。特色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特色,没有质量的特色只能是包装出来的特色。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特色是笼统的、模糊的,如“就业率高”“录取分数高”“社会影响力大”等。在示范(骨干)校项目建设阶段,特色是学校整体的、教育内部的,诸如“示范校”“骨干校”“验收优秀”等。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阶段,特色已经走向具体化,其评价主体将由教育内部转向外部社会,评价对象也将从院校整体走向专业群。因此,学校应研究如何实现专业链和产业链紧密对接,找准专业群服务地方和产业的切入点,坚持长期投入、持之以恒建设,通过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来彰显特色,打造显著市场辨识度。
第八,以标准输出为诉求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融入世界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必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确立在世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身份地位,必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职业品牌。因此,结合“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的国际化办学三部曲,全面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积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中国经验”,打造“中国方案”。学校除了“引进来”,更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协同“走出去”,在吸收借鉴国际优秀经验的同时展示中国特色并提供中国经验,成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国际标准的建设者、国际资源的提供者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协同者。
五、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成效表征
优质院校建设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引领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因此,优质院校建设成效评价不能简单通过一套统一固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判定。
第一,夯实内涵、彰显特色、提升服务已经成为优质院校的自觉行动。从发展方式上看,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转成稳定规模、整合资源、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方式。从发展动能上看,从过去政府主导、项目拉动、资金集中投入的要素驱动转向政府规范管理、院校自主办学、主动服务需求的创新驱动转变。从服务质量上看,从“一头独大”的学历教育转向“三足鼎立”的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最终达到“五位一体”的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
第二,利益相关方认可程度已经成为优质院校的价值取向。政府、行业(企业)、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方认同程度,是学校办学质量的直接体现。从政府视角看,学校人才培养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调结构转方式大局,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劳动力高水平就业和再就业,实现“地方离不开”。从行业视角看,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与生产企业岗位无缝对接,来校招聘的企业多、档次高,合作企业对学校依赖性强,实现“业内都认可”。从教师视角看,学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吸引力大,能够提供更多专业发展机会,有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实现“教师愿意教”。从学生视角看,学校生源好,尊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帮助提高职业技能、促进生涯发展,获得较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乐意学”。从国际视角看,对接国际标准,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向世界提供中国职教智慧和职教方案,实现“国际能交流”。
第三,建成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已经成为优质院校的奋斗目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10]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战略性布局,是推进实现职业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必然趋势。“一批”是指数量定位,就是要重点支持起点高、积淀厚和势头好的少量优质学校;“世界”是指视野定位,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放眼世界视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提供职业教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流”是指品格定位,就是要形成一等品质、时代标志、自成流派和引领产业的质量品格;“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是指载体定位,就是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实力、水平、声誉和品牌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这既是实施的中坚力量也是实施的重要载体;“国际竞争力”是指能力定位,就是要通过市场竞争、优势比较、选择分化,形成有国际水平的能力担当;“人才培养”是指价值定位,这既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也是学校质量生成、形成不可替代性的中心任务;“高地”是指目标定位,就是形成中国职业教育参与世界竞争的制高点,建成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旗帜和标杆。
当前,《行动计划》进入收官之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步入更高起点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好一批优质院校任重道远,需要各地把握滚动发展、不进则退、传导压力的原则,引导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迫切要求高职院校主动补短板、扬优势,强化竞争意识,坚持传承与创新,办出特色、形成品牌。随着优质院校建设的实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新一轮角逐已经悄然登场,这也必将对我国未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 任占营)
导读:本研究从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推动职业院校履行主体责任和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阐述了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 从完善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等维度梳理了制度建设的任务要求, 以“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为目标提出了院校方案编制的六个关键控制点, 从过程性、系统性、内生性、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设成效的判断表征, 对职业教育战线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 创新质量保证机制, 提升质量保证能力, 培育现代质量文化, 具有较好指导意义。
为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教育部决定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着力推动职业院校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时代背景
教育质量既是当前经济社会质量的重要内容,又关系着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定程度上,职业教育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1.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管办评”分离的必然选择
教育领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行“管办评”分离,必须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在这个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明晰了管、办、评的职责范围,界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各方责任的总体框架:职业院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其生成的过程中首先得到保证,体现职业院校担负主体责任的内在自觉性;教育管理部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二责任主体,复核职业院校是否具备履行第一主体责任的制度、机制和能力,体现教学管理部门的管控应激性;利益相关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三责任主体,以结果评价导向、倒逼第一和第二责任主体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体现第三方责任主体的外在技术性。
2.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深化体制改革,需要明确职业院校的办学权利和义务,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履职、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广泛参与,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就是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推动职业院校不断强化主体责任,用好办学自主权,实现院校质量自治;推动政府更加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履行营造公正公平发展环境的管理责任;推动社会全过程的参与办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3.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持续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职业院校提高竞争力,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就是要建立一种推动职业院校完善持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机制,通过分析质量生成过程,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环节),运用制度、机制、能力、文化、行动等实施控制,让制度运行成为机制,让机制坚持成为能力,让能力升华成为文化,让文化自觉成为行动,从而实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明确界定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任务要求。从实施路径上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就是要完成“确定目标”“聚焦要素”“查找不足”“完善提高”系列工作过程;从任务要求上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就是要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5]
1.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
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6]实现内部质量支撑外部需求,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
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学校回答好五个问题:一是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怎么保证准确确立办学定位;二是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怎么保证合理设置专业;三是课程(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怎么保证科学设置课程(课程体系);四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怎么保证课堂有效教学;五是制度体系是否支撑有力,怎么保证制度体系有力支撑。
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学校把握好五个“度”:一是要根据社会服务面向,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实现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契合,提高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二是要不断适应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和技术新需求,借力行业指导,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对接,提高学校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和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三是要根据岗位(群)技能要求,深化校企合作,基于岗位(群)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基于培养规格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基于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群)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群)需求的吻合度。四是要紧扣实际工作中的技能点(模块)及要求,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内理论学习与企业顶岗实践对接,提高学生、社会、用人单位、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五是要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优化教学条件与资源配置,实现教材教辅与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接,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对接,提高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2.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涵盖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职业院校的办学情况,使学校能够全面、实时掌握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信息,是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运行基础。职业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一是要建立一种大数据价值观,在面对数据指标缺陷时,从疲于应付、迎评达标的填报动机转向主动采集、诊断改进的价值取向;二是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应用制度,尊重投入与产出效能的数据分析,客观评价学院、专业的办学状态和人才培养水平;三是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数据管理队伍,在满足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要求基础上,结合本校信息化建设实际,优化数据结构和完善平台功能,实现源头采集,做好数据的整理、分析、挖掘,构建完善的质量预警机制,尽早消除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
3.树立现代质量文化
树立现代质量文化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根本方向。质量文化是由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道德层面组成的金字塔,是在学校长期办学实践中,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普遍认同,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方法、质量奖惩制度等。也就是说,学校全体成员都要树立质量意识,认同学校的质量价值观,“时时、处处、事事”都为质量负责。“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只有全体教职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才能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内部的质量管理机制,树立现代质量文化。作为院校长,要常问自己“我们的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方向是否明确,我们是否科学设置了专业,专业结构是否已经优化”;作为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要常问自己“专业建设计划或方案是否科学,专业定位和目标是否明确,条件保障是否到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是否落实到位”;作为专业带头人,要常问自己“我们是否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正确设置了课程或课程体系”;作为教师,要常问自己“我们是否在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每节课是否都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三、编制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关键控制点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建立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就是要编制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校本实施方案,并确保方案得到有效执行。由于不同院校的基础和难点不同,问题点和侧重点不同,突破口和控制点不同,校本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也定会各不相同。那怎么判断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方向是否可行、内容是否科学呢?笔者认为,依据“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目标,可以围绕“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这六个关键控制点对校本方案方向正确性和内容科学性做出基本判断。
一是“建立”或是“建立健全”。缺失的制度要建立,是查漏补缺;已有的制度要完善,是健全、整合和优化。毋庸置疑,每所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质量管理制度,问题是制度健全不健全、好用不好用、运行没运行、有无实际效果。建立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实现路径不是“再搞一套”,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重组和优化。唯有继承与创新,才有改进和发展,制度才能落地生根,机制才有运行基础。
二是“常态化”。既然是“常态化”就绝不是“一次性”。“诊断与改进就是过去的评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是“评估情结”的具体体现。过去的评估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绝对评价,是终结性、回溯式、静态的;诊断与改进是实现常态化、动态进行的螺旋式的诊断、改进、提升和发展;诊断与改进的复核是对学校内部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是内在的、个性的、全过程的。这种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为了促进教学系统的优化,促进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实现“常态化”,就是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源头准确高效便捷的常态化采集,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反馈、改进和提高。
三是“职业院校”。如前所述,职业院校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主体。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有高低,履责能力有大小,有些院校已经具备,有些院校正在完善。对于不同阶段的院校,需要分类指导推进,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总体上,对新建院校要“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对优质院校要“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对大部分院校要“保证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四是“自主保证”。自主保证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适应,制定校本方案。这是要点、难点,也是痛点。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多,学校自主思考的少,政府大包大揽的多,学校主动作为的少。另一方面,学校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同,国家或者省级一、两套标准方案走遍天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从制度设计上看,国家、省级方案保基本,院级方案鼓励个性化发展,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成过程,自主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环节),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修复功能和激励作用的校本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五是“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价值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方案制定时聚焦在人才培养工作上,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落脚点在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提高上。质量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对学生而言,质量就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情感、兴趣、特征、意识、品质等个体发展程度,强调学生个体自发展与学校及教师指导帮助相结合,完成一定阶段的自我实现;对国家而言,质量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国家、社会用人需要的程度,其特点是注重外部需要,并以满足程度作为评价质量高低的标准。
六是“机制”。建立机制的基础是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的目的是形成能力。制度运行起来才能形成机制,机制长期坚持才能内化成为能力。机制具有动态性和实践性。所谓动态性,是指职业院校内部职能和岗位责权的动态调整与配置,以及不断修订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所谓实践性,是指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建立机制的关注点不再是准备缺失的“原始资料”,而是要分析确定引起这些“原始材料”缺失的制度是否健全。如果制度不健全,那就完善相关制度;如果制度是健全的,那就要关注制度是否在有效运行,是否形成了良性运行机制。
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成效的判断表征
从时间上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经历“制度—机制—能力—文化—行动”历史阶段,建设成效显现周期长,短期内难以用显性指标测量;从空间上看,学校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校本方案,构建校本质量保证体系,不同学校的建设成效难以用一把尺子或一组绩效指标测量。那怎么感知、怎么判断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成效呢?笔者认为,学校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校制度建设成效做出基本判断。
一是学校是否已经从过分关注结果质量评价向关注质量生成的全过程转变。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还在初级阶段,其本质、结构与功能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容易习惯性简单机械模仿传统意义上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模式,过于权宜性和功利性,从而沦为外部质量保障和第三方检查评价的前期准备阶段。职业院校应切实对质量全程把控,淡化短期地静止的终结性、回溯性评价,强化长期地动态的形成性、前瞻性评价,从关注结果质量评价转向关注质量生成的全过程转变。
二是学校是否已经从原来相对分隔、孤立的质量管控措施,转向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转变。学生成长的轨迹是线性的,但人才培养工作是多维、复合的。教学、学生等部门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时间、空间上相互交错,有相辅相成也有时空冲突。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不同方面,每个学校都有很多已有的质量管理措施,但这些措施可能是分散的,之间可能是矛盾的,效果上可能是相悖的,这就需要从相对分割、孤立的质量管控措施走向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
三是学校是否已经开始从依赖外部问责机制产生动力,转向内部自愿问责激发内生动力转变。以高职院校为例,在高职领域开展的前两轮评估在特定历史阶段对推动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大量新升格的高职院校,依靠外部问责和奖惩机制,基本实现了“管理基本规范、条件基本达标、质量基本保证”。在学校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时期,基于“承诺-履行”的伦理契约和价值理性,职业学校以“自律”换取“自主和自由”,通过质量承诺和全面质量管理,使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相信学校会通过内部自愿问责激发提升自身质量的内生动力。
四是学校是否已经从强化模仿和趋同的标准化向促进多样化发展转变。在过去一个时期,以问责(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采用绩效指标以及资源分配相关联的等级评分规则对院校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强化了院校之间的模仿和趋同而非促进多样化,其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千校一面”。当前,面对生源类型多样化、群体对象复杂化、学生成长个性化、社会需求多元化、发展环境国际化,职业院校必然要从传统的标准化走向多样化,人才培养从标准化向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转变,从而实现院校特色发展。
五是学校是否已经开始从院校身份表征质量走向专业建设水准表征质量转变。“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重点建设了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各地也相应建设了一大批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身份已是表征办学质量的金字招牌和优秀品牌,成为政府配置资源、学生报考志愿、企业招聘员工的重要依据。但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这些品牌学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不均衡的弊病将会很快显现。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准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必将成为高职院校体现办学特色的逻辑起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必将成为表征办学质量的金字招牌和优秀品牌。
六是学校是否已经从原来依赖政府制定质量标准,转向学校制定更高的校本质量标准转变。由于区域、校际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政府制定的质量标准(如:院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实训设备配备标准等)往往是最低要求,或者是基本要求。当前,职业院校要在保证国家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不再依赖政府制定标准,而是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本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对接产业、企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教学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企业认同,赢得市场的认可,才是学校品牌信誉的根本保证。
“让发展更有质量”、“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这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更高质量要求。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一项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保持定力,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定会向社会提供有质量的职业教育,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点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任占营)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为抓手,推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协同,强化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更加注重发挥职业院校改革创新主体作用,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兴办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推动地方政府履行统筹管理职责,更加注重职教国家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合力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途径,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发展理念、专业建设、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不断建设和完善。其中,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高职院校体现办学特色的逻辑起点。
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事关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抓好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本身是否合理、专业能否跟随产业发展而进行科学动态调整,是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逻辑起点。高职院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理念,健全专业跟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服务院校特色发展和整体战略规划实施。“有所为”就是不盲目追求综合化、不随意新设一时的所谓“热门专业”,而是要重心下移、对接地方,围绕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内核的产业链,努力形成专业链(群),在一个或者多个专业群集成、放大,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需求的对接。“有所不为”就是要依据专业招生、就业及社会服务等因素,果断“关、停、并、转”处于产业发展衰退期、技术上没有升级换代可能性或者进口、出口两头不畅的专业,形成落后就自然淘汰的机制。
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合作,是教育与产业全面合作。高职院校要着力推进专业(群)层面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将开放合作育人平台建在专业(群)上,以专业(群)为基础单元,独立面向产业和行业、面向企业和职业、面向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扎根底层。专业(群)建设要重视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行业企业共同研讨制订专业教学方案;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规范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能力决定了一所学校履行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水平。针对目前高职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基础薄弱、层次不高等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围绕“双师型”队伍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任与兼职相结合,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新模式,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要求,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推动高职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多管齐下共同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升级。
重视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最后都应通过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反映在学生身上。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提高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推动教学信息、资源与行业企业一线“零距离”或“短距离”对接的课程与课堂教学发展,在课程、教材、数字化等资源建设上形成校企协同建设机制,建立行业企业资源引入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标准、改造流程和评价体系,真正使优质资源进入课堂;要积极吸收和运用现代化的知识传播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与学习方式相协调的协同变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远程互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同时,还要针对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生源类型多元化、入学渠道多样化的新学情,面向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退伍士兵、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开发特性课程,分层实施课堂教学。
系统推进实训体系建设。随着实习实训在教学中比重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成为制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高职院校应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为原则,通过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市场化手段,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互为补充、相对完备的实训体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工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用企业先进设备和产品装备学校、用企业先进技术和工艺武装教师、用企业先进文化和管理教育学生、用企业家眼光和用人单位标准培养人才;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由以市场换技术转变为以技术换市场的发展新阶段,大量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开拓了国际市场。高职院校要以优势专业为依托,强化专业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拓展国际视野,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数字化教育资源;探索实践与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本土化人才;联合开发与国际先进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建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
优化专业(群)资源配置方式。高职院校要注重把学校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集中到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凸显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健全专业评价机制,将专业招生的计划完成率、报到率、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兼职教师的授课比例,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生均仪器设备值以及横向科研项目、社会服务收入等作为效果评价、专业调整、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指标,引导优质资源向专业汇聚,支撑优势特色专业持续深化内涵建设。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26日第4版】
特色•协调•共舞: 高职教育的发展愿景、生态理念和实现路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记者席东梅 教育报特约记者任占营)
导读:特色·协调·共舞是2017年度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主题,2位记者在展现校联会5个论坛的基本观点的基础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愿景、生态理念和实现路径。
一、特色·协调·共舞——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推动
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独有的特色,是一端系着教育,一端连着产业。事实证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汇聚两方面力量和资源,更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多方协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在产学合作有深度、协同育人有特色、服务发展有前瞻的校企合作中,有着众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在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政府推动全方位合作 助力智造时代产业人才培养
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大环境下,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与教育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捐资助学。做实做细师资培养,通过组织国内FANUC培训工程师认证培训,系统化地为教师搭建系统知识框架。目前,已有一大批教师具备了扎实的数控专业技术,无论是在教学领域,还是在地方产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带动了地方产业与教学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数控专业技术教学的快速提升。通过开发FANUC数控维修与调控实训平台,从企业规范人才培养的角度,为职业教育提供整套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师资配备标准以及数控专业建设标准,很好地匹配了快速发展的数控专业,满足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做实做细教学整体解决方案,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适用于“做中教、做中学”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专业教材,提出了“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整体实训室建设标准,统一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企业主导课证融合 培养数字时代的网络技术人才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思科与网络技术学院进行课程融合,并把思科认证作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毕
业资格证书之一。多年来,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了300多位思科最高级CCIE认证工程师。
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科将最新的课程融入“信息及智能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思科创业课开设《IT大学生创业》特色课,受益面达4 000名学生。
思科还与教育部合作签署备忘录,就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遴选职业院校,开发课程和仿真实验软件,培训职教师资,建立实验室等。
校企共推现代学徒制新模式 打造招生就业竞争力
在新的商业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挑战。新道科技面向新商科,开展学院共建、课程重构、专业改造、人才质量强化培训、新技术导入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多项合作。与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共建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理实融合,学分置换,打造专业特色,提高专业招生竞争力;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合作建设“新道创客学院”, 实行“课程众建、学生众管、项目众扶、资金众筹”,依托不同专业群开设创新创业先锋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校企协同开发双创类微课、幕课和网络课程,实现课后线上学与课上线下习的翻转课堂学习。
二、特色·协调·共舞——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从分批试点示范到全面协同推进
诊改回顾:启动——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拉开了建设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常态化机制的序幕。随后,在“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工作方针的引导下,中高职诊改指导方案相继发布;组织保障——2016年,教育部组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在诊改指导方案研制、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理论研究等方面提供指导,这是提升诊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组织保障;试点——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确定了天津市等18个省(区、市)54所中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改试点工作,为树立工作示范和完善指导方案先试先行;全面推进——2017年6月,在前期18个省(区、市)院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发布《关
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标志着诊改工作全面推进。
由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转变,构建职业院校内部自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建设,正在院校各个环节协调推进,大步向前。近两年的时间,从27 所高职院校试点引领,到众多职业院校全面参与培训,各职业院校积极行动,从自身实际出发,从规划走向实施,稳步推进院校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在2017年年会上设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分论坛,通过诊改实务解读、教学诊改典型案例、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果展示等,分享经验、答疑解惑;如何抓住关键点?如何在设想、设计之后扎实推进?如何将点上的突破推广为面上的常态?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精细化诊改?一系列院校诊改的常规工作,有的仍旧是问题,还有困惑,有的已推进向纵深发展,形成经验有待推广。
从抓关键点入手:实现六大转变
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以“增信心、勇担当、出实招、求实效”为题,为战线推进学校诊改工作鼓信心,献实招。
开展学校诊改工作,抓起点——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这是质量保证的方向,是诊改的起点和依据,是提升质量的动力源。
抓“螺旋”—夯实诊改基础。这是落实“全员”的突破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8 字形螺旋,动静叠加,根本意义在于营造教学工作持续良性运行、上下左右联动、自觉改进提升的动力机制 。
抓“诊断”—激活诊改机制。这是改进的出发点、自我激励的抓手,是考核的基础、链接激励的依据。
抓“平台”嬗变—突破诊改瓶颈。建设智能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平台”智能化,是突破诊改瓶颈的关键。
以“四抓”促“六个转变”:从过分关注结果质量评价向关注质量生成过程转变;从相对分隔、孤立的质量管控措施向全面系统的质量治理体系转变;从主要依赖外部问责机制产生动力向主要依靠内部常态自主诊改激发内生动力转变;从致力于静态、单一、趋同的标准化向追求动态、多样、持续提高的个性化转变; 从学校身份表征质量向专业建设水准表征质量转变;从囿于机械思维以寻求因果为主要方法的绩效评价,向立足于大数据思维、以探究不确定性为主要途径的定位诊断转变,最终追求让学生、用人方、教师、员工、管理者、社会不同身份主体都有获得感。
从完善体系入手:打造“两链”
全国诊改专委会秘书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研究员,就院校紧抓“目标链和标准链”,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运行实务进行解读。提出的关键点是:
在学校层面,完善学校规划形成完整的目标链,编制各专项规划年度建设路线图,作为学校年度目标任务的起点,并通过建立规划落实与反馈机制,不断修正,确保任务高质量达标。
在专业层面,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与标准制定的责任主体,以专业建设方案编制为抓手,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业质量诊断标准,依据数据实施过程监测,建立专业教学诊改运行机制。
在课程层面,依据专业建设方案,课程团队编制课程建设方案。借助信息化技术,建设工程云课程,实时采集数据,作为目标达成度的诊断起点,建立课程建设诊改运行机制。
在教师层面,建立教师发展标准,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建立外部干预机制,激励教师自我发展;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依据标准进行自测诊断;利用信息平台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实时记录教师成长历程;依据师资发展规划,开展队伍建设考核性诊断。
在学生层面,建立学生发展标准,依据发展标准,实施学生发展自测诊断,开发移动端“学生发展自测系统”生成雷达图,完善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并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从课程入手:聚焦师生发展,点上突破
江苏省高职院校诊改专委会顾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戴勇从诊改理论的认识、探索与思考3个维度,介绍学院开展的课程诊改体系运行状况。
他提出的关键点是:在顶层设计上着重把握事前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计划),事中执行(教学日志、课程辅导、调课管理、实训管理、毕业设计管理、校外实习管理)和事后改进(教学大纲统计、授课计划统计、教学日志统计、课程辅导统计、调课信息统计、实训室绩效统计等)3个环节。通过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课堂数据采集,依据大数据开展动态数据分析应用,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反馈授课情况。大数据平台,改善了部分教学过程的透明状况,逐步实现由随意-约束-规范-自觉的转变,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质量文化认同感;实时数据也为推进常态化考核与持续改进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以此改善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信息化建设入手:诊改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互促共进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云课堂”平台,让我们通过“一堂课”亲身参与课前签到、预习、课程问答互动、课程作业报告情景体验。信息服务中心吴乃忠主任的介绍则从另一个层面阐释了学校诊改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互促共进关系:院校诊改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支撑,诊改理念提升了校园信息化建设要求。校园信息化建设基于治理能力提升、教学模式变革、学校科学决策的需要,以服务管理者、教师、在校学生、校友、家长、合作企业6类对象,达到“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Anything”5A标准。实现这个标准, 需要在几个方面发力:打通信息孤岛,构建校本数据中心;提升学校治理,服务管理信息化;满足泛在学习,实现教学信息化;开发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突出数据分析,强化科学决策;强化基础服务,确保各类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团队。
信息化建设基于管理需求变化、信息技术发展、精力资金持续投入,需要不断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是一项长期工程。
三、特色·协调·共舞 开展技术服务与创新人才培养,从科研反哺到学研互促
开展应用型技术研发与服务,是我国高职院校的职责之一,培养创新性人才,也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使命担当。如何“加强应用技术的传承应用研发能力”,如何提高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水平?实现教研相长,共促协同育人,从科研反哺到学研共舞,院校实践在路上。
科研与教学的“正相关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魏红介绍了她有关教学和科研关系的研究结论: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学生的评价成果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教师的科研成果越多,学生对其评价越高;相同的职称,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优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
她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的层面指出科研促进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引进创新性科研成果、加强创新性实验内容设计、开展相关科研讲座和开展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
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在地化经验”
培养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人才的“金华经验”告诉我们,先积累科研优势,后开设专业方向的模式,是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和“教学资源”两个因素的关键;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是集聚协同创新新力量,推动成果产业化,引领产业和专业发展的平台支撑;“搭建技术联盟网站”“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等,是实现专业教学新资源跨界转化的重要渠道;学研互动,组建“工程创新班”,实行项目导师制,建立“综合积分制”和“虚拟众筹评价”等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体系,是形成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的有效策略。
以科研反哺教学的“融合经验”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在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方面,产业出题目,技术研发出文章,拓宽了成果转化新路径。通过建立独立法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突破成果难对接、难转化的体制机制瓶颈;聚焦机器人领域,建成教育部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经信委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厅众创空间、教育厅产教融合平台、机械行指委协同创新联盟、产教联盟等8个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平台,将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连在一起,实现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结合。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在产业战略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关键零部件开发、技术与产品标准制定等方面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他们探索的经验是:将科研创新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科研平台与实训基地融合、产业研究院与企业学院融合,才能将聚焦机器人的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科研才能切实反哺教学。
以科研推动技术创新,以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产业。高职院校将教学与科研融合,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通过科研引领的教学实践。创新驱动的探索没有休止符,学研共同促进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四、特色·协调·共舞 服务“一带一路”,从先行先试到推广职教“中国经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扎实推进,沿线国家对中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我国高职院校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先行先试,把握机遇,挑战困境。
论坛遴选我国职业教育与沿线国家合作的典型案例,探讨与沿线国家合作的相关政策支持,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借鉴与参考。融入世界职教话语体系,急需高职教育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深化和推广高职教育的“中国经验”。
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推动国际合作
中国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介绍,我们已与30多个国家职业教育行业组织、院校建立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在28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开设了数百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一批高职院校在招收来华留学生、援外教育、境外办学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逐步获得国际认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分析未来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宗瓦指出,未来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应该朝着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推动职教走出去、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双向留学、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努力。通过国内国外、省部际及学校企业等沟通协调,搭建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世界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中国东盟职教“双百旗舰”计划、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等平台,开展人员培训、咨询服务及质量认证等工作,全力推动高职开展国际合作,全面提升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高职院校“走出去”:机遇、风险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为何要“走出去”?怎么“走出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慧波分享了他的观点:融入世界职教话语体系,高职院校急需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推广“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率先走出去。
他提出的关键点是:高职院校“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国家政策层面,公办高职在海外办学法律保障不足,教师出国出境外事审批有障碍,“中国政府奖学金”类别中没有专科奖学金,影响对留学生的吸引能力。二是地方执行层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完全将国际化作为院校考核指标,考核导向不明,激励措施不足,鼓励政策缺位。三是学校治理层面,匹配海外办学的师资、外派教师适应能力、对发展中国家的认识以及相配套的激励制度均存在不同的问题。四是经费保障层面,启动资金、援助资金均存在大量缺口,依靠学校自身资金弥补难以持续。五是协同机制层面,院校较难满足企业方海外生产与经营的发展诉求,缺乏沟通渠道导致信息共享渠道不畅,企业参与的利益共赢和分配机制缺失。六是地缘政经层面,政治动荡带来不稳定因素,经济政策转向影响产业需求,当地法律政策缺乏了解,“入乡随俗”文化融合不易。
针对上述挑战,他提出的建议是:优化“走出去”办学的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应出台一系列“走出去”办学的规范与指导政策,健全海外办学制度以及海外资产管理制度,简化专业教师海外授课审批流程,加强考核政策和完善各类奖励机制。开拓经费来源渠道,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的重要作用,探讨新型多元投入机制。完善校内相关政策,在课酬奖金、差旅补贴、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各方面出台制度以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健全校企协同“走出去”机制,依托“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与兄弟院校及相关企业结伴而行、协同“走出去”。整合各类合作办学资源,既要与当地政府、学校及当地中国企业合作办学以减少风险,也要在了解当地文化、经济发展与潜在人力资源需求基础上确定目标,更要正视现实、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五、特色·协调·共舞 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从界内界外到双向融合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我们都意识到,它会给职业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但这种变化究竟是什么?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平台。
从院校角度,在经历基础环境建设、技术应用普及后,职业院校逐步进入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融合阶段。如何通过共建共享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在信息开放共享过程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如何以更加开放创新的教育服务体系应对“互联网+”挑战?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分论坛,聚焦新兴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双向融合”,以专题报告、互动沙龙、现场应用互动的形式回答了以上问题。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来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分析报告(2016)》(简称《分析报告》),阐明
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分享了关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认识与思考。作为职业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集合全国优质教学资源,满足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能学、辅教”需求的在线教学和学习系统,资源库建设实现了优质资源全覆盖——已立项资源库覆盖了高等职业教育全部19个专业大类,为全国相同(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和优质资源。资源库建设缩小了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专业发展水平差距——从区域分布看:中西部资源库第一主持单位比例仅为27%,但应用情况,中西部注册用户比例却达到42%,与东部职业院校师生平等地使用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了中西部专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资源建设的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的创新。比如,“智慧职教”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职教云、云课堂、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等教学信息化成果于一体,并紧跟技术发展趋势,通过“AR课堂”将线上资源库与实训结合,解决当前在线学习难以开展实训实操的痛点,推动资源库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教学过程为主线的职教专业教学系统“云立方职教平台”,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平台,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以 “云+端”架构设计体系创建校园专业教学&学习平台,让职业教育的“教、学、练、考、评”的过程和结果更“智慧”。
以资源建设为依托 构建开放的教育服务体系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分享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创新成果。他们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平台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新形态课堂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混合式教学,构建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形态课堂师生互动模式;他们通过采集新形态课堂学习行为数据让教与学更科学,通过个性化学情统计让教与学更明了,通过全方位立体化数据分析让教与学更智慧,通过多维度问卷调查以全面掌握信息化应用成效;他们从标准建设入手,开展基于互联网+高职教育学分互认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平台为支撑,配套三级资源建设,打破校际界限,实施学生跨专业跨学校的学分认定与转换,快速推进着从管理者本位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
融合。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协调共舞的认识与再思考
《分析报告》和院校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资源库建设成效和特点,但仍需看到,部分资源库在定位认识、建构逻辑、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对此,《分析报告》提出:
建好用好资源库,应树立现代化理念。增强教改意识,把资源库作为推动信息时代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招,作为加快学校教学现代化进程的先导工程;增强主体意识,院校要树立“为我所建、为我所用”的主体认识,承担主体责任;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改变项目化思维和模式,常态建设、常态使用,使资源库建设成为专业改革发展的长线工程、常态工作。
建好用好资源库,需组建“校企融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执行力强”的高质量团队,发挥专业教师主体作用,以开放的心态,上下协同。
建好用好资源库,需优化资源建设。以支撑人才培养为原则建立资源结构;以满足多元需求为宗旨丰富冗余资源,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以最优功能实现为标准确定资源形态,合理确定各类资源呈现形式;以全国一流为标准保证资源质量,优化现有资源的分类、标识、存储、评价、推送等功能,加速更新和淘汰率,提升在库资源使用品质。
建好用好资源库,需要不断提升应用成效。体现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把学习者作为服务对象,有效发掘和满足他们个性化和多样的学习需求;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实施师生深度互动;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求。
建好用好资源库,需强化全方位保障。从质量保障大局入手,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环境质量、团队质量、管理质量、资源质量、应用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制定标准;制定团队管理制度,采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及时对建设和应用不力的参与建设单位提出警告或取消参建资格;强化外部监督,建立“常态监测”“约谈反馈”“随机抽检”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内部激励,把资源库建设和应用工作作为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多方面形成可持续推进信息化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制度安排。
互联网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学校的边界、求知的边界。“万维空间”挑战“三尺讲台”的同时,也推
动着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更多参与资源库建设,不断坚实实践基础,逐步丰富理论思考,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共享优质教育,实现“时时、事事、处处、人人”泛在学习的必经之举。
六、特色·协调·共舞的主题词宣示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愿景、生态理念和实现路径
引导高职战线全面推进全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密切产学研合作,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推动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讨建立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合作育人新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特色·协调·共舞”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对的真问题,会议明确: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优先发展教育”的定位更加清晰。开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辉煌,建特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把心静下来”,静心学习,精心谋划,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深入地学、系统地学、连续地学,要结合实际切实谋划好学校未来事业发展。
建特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把劲鼓起来”,认真思考中国高职教育的未来和院校的未来走向,“后示范”时代是引领发展的时代,要通过中国特色和高水平院校、专业的建设,打造一批“本地离不开、同行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输出中国方案,形成世界标准。
建特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把步子迈出来”,始终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的发展经验,从服务当地经济入手,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加强应用研究和培训服务,鼓起劲来加油干,迈开步子做贡献。
建特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把人气聚起来”,抓好党建聚人心,必须抓住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人心和人力聚起来,万众一心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做出努力,把中国职业教育做成世界模式,为走向世界中央、开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辉煌做出应有贡献。
在发展的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和新挑战,从外部深度合作,到内部质量提升;从实现自身发展,到支撑国家发展战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鲜明地宣示着“特色”带来的动力,厚植“协调”拥有的活力,实现“共舞”展现的实力。在这其中,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推进,总可循到很多有价值的规律。高职做优,前景广阔;实现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四期,限于篇幅本文有删节】
在新时代新高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职成教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1—23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主办、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承办的新时代新高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代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首先深入解读了职成教司谢俐副司长《奋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文章,围绕“什么是高质量”的内涵,应从学校的管理、教学、实训等环节来体现,从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来体现,从办学体制、管理效能来体现。
具体到高职教育领域,任处长以“四件大事、四件小事、两件配合的事”简要介绍了职成司高职发展处重点推进几项工作:
“四件大事”:一是推动各地充分利用最后的时间落实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二是全面深化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三是加快高职优质校建设,在省级基础上遴选和确定国家级优质校;四是对技能大赛工作的设计和组织进行总结和改进。
“四件小事”:包括继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质量年报和定向直招士官试点工作。
“两件配合的事”:一是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二是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任处长也对高职分会的工作提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一是搭建平台、交流学习、促进提高;二是服务战线、围绕中心、积极研究、提供决策;三是打造品牌;四是规范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实效。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限于篇幅本文有删节】